各学院:
我校2022届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走向社会,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安全文明校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有效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为低年级学生做榜样,使毕业生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上好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育内容
(一)人身安全
1、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如果需要心理咨询援助,主动联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妥善处理矛盾:妥善处理在校期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或感情纠葛,避免采取过激方式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防止矛盾激化造成恶果。
3、珍惜同窗友情:珍惜几年来的同窗之谊,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遇事冷静,不说过头话,不办过头事。
4、调整生活方式:遵守作息时间,不要晚归或夜不归宿,积极锻炼身体,文明上网,远离赌博,拒绝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5、维护校园秩序:爱惜公物,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杜绝高空抛物、损坏公物、打架斗殴等行为。
6、重视疫情防控: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和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二)财产安全
1、注意宿舍防盗:毕业生离校这一特殊时期,毕业生应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财物,特别是电脑、手机、现金、身份证件等贵重物品,随手关好门窗,锁好自己的箱、柜,防止被盗案件发生。
2、加强日常防范:在进行照相、聚会等集体活动时,要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钱包、照相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防止因一时不慎而导致财物丢失。
3、慎选物流公司:托运行李物品时要选择正规、可靠的物流公司,妥善保管托运凭证。
4、旅途提高警惕: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要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陌生人,不要将行李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或接受他人帮助搬运行李,下车时要提前清点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同时,谨防陌生人以介绍工作、交朋友等为名诈骗钱物。
(三)食宿安全
1、聚会保持节制:毕业生聚会应有所节制,适可而止,不要过量饮酒,尤其要杜绝酗酒,以免酿成祸端。
2、注意饮食卫生:时值夏天,务必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在无证摊点购买各种不洁食品,毕业集体聚餐选择卫生状况良好的饭店,谨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3、杜绝火灾隐患:对废弃的私人信件和其他物品要妥善处理,不要在宿舍、卫生间、楼道焚烧、丢弃,以免引发火灾或不安全事故。
4、服从宿舍管理:禁止在宿舍内留宿外来人员,晚间熄灯后不要在宿舍楼下滞留。
(四)交通安全
1、时刻警钟长鸣:外出骑车、驾车要精力集中,特别在拐弯处、下坡处、十字路口等处,应放慢速度,提前避让。
2、谨慎集体外出:毕业生集体活动要向学校申报,严禁一切未经批准的集体外出活动。
3、慎选交通工具:毕业生外出求职、社会实践、旅游、离校等乘坐交通工具时,要选择正规营运单位的车辆,并妥善保存乘车凭证(车票)。
(五)求职安全
1、求职看好“三证”:为确保求职安全,毕业生求职时要注意确认企业是否有“三证”,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
2、警惕传销陷阱:充分利用网络等途径收集企业信息,认真核实、分析,尤其要注意企业注册资金、公司人数、信誉度等信息,对于联系方式仅提供手机号的单位,或者面试地点偏僻的单位,应格外小心。
3、对繁多收费说“不”: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均属非法行为。毕业生求职时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掌握劳动法规:毕业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掌握法律武器,保障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提高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谨慎签订合同:毕业生在入职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是试用期内也要签书面合同。在签约前要学会“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二、相关要求
(一)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毕业生文明离校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毕业生文明离校及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及安全教育的组织落实工作。
(二)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制定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和安全教育方案,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日程安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各学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力所能及地为毕业生排忧解难,切实为毕业生离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毕业班学生党员和班团干部的作用,要求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辅导员要深入毕业生宿舍,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确保毕业生安全、稳定、文明离校。
(四)各学院要关注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加强交流与沟通,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有预案措施,及时化解矛盾,确保毕业生离校工作有序推进。
(五)各学院要加强毕业生离校前的值班制度,要求毕业班辅导员值班期间24小时在岗,非值班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如发生特殊情况及时向学生工作处反映。
学生工作处
2022年5月18日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