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疫”线人物】平凡铸就不凡 我校抗“疫”一线典型故事展播(二)

发布日期: 2022-10-09

  【“疫”线人物】平凡铸就不凡 我校抗“疫”一线典型故事展播(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定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来自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有两鬓斑白的老教授,有带病抗疫的教师,有刚刚失去亲人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坚强的精神、真挚情感谱写着一段段质朴感人、饱含力量的抗疫故事。饱含力量的抗疫故事,今天官微特推出第二期。

后勤保卫处

张娟娟。

8个多月的“准妈妈”仍坚守抗疫一线,她便是后勤保卫处办公室科员疫情突发后,学校考虑到张娟娟身体状况,安排她在流调溯源组和交通转运组协助做数据统计。她知道学校教职员工人手不够,自己长期工作在后勤保卫处,监控调度、学生生源了解、楼层分布、数据统计是强项,主动请缨和大家并肩作战,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负责工作的临时性、紧迫性,疫情期间,张娟娟经常加夜班,从不因为自己身体的特殊性搞特殊待遇,务求详细、全面、规范、科学做好数据统计。大家经常看见转运组深夜的办公室里面有个挺着大肚子的身影。领导和同事都劝她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但她总是笑着说“没事,大家不用担心我,我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中,像张娟娟这样的教职员工很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功劳与荣誉,无声地为学校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请为平凡而可敬的他们点赞!

传媒学院谭雨菲

谭雨菲

,传媒学院辅导员老师。谭老师8月底进行过手术,术后因体质较差,伤口不易愈合,病灶切除周围持续发炎流脓,需要长期隔天换药引流。自9月22日学校因疫情紧急封校后,她坚决响应学校安排,不提自己特殊情况,毅然决然坚守工作岗位,奋战在抗疫一线。与B14学生宿舍楼所有老师一样,不喊苦不喊累,全力保障学生的日常三餐、体温测量、核酸检测扫码等工作。在这期间,因长时间穿防护服不透气,她的伤口发炎愈加严重,只能用碘伏自己给伤口消毒,全程没有向领导、同事提过一句困难,默默地做好本职,守护好学生。与此同时,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积极与自己所带238名传媒学生时刻保持联系,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解压和疏导。对所负责的楼层学生和自己所带学生尽职尽责,没有丝毫马虎懈怠,以无声的行动彰显出辅导员的大爱和无私。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杰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请缨,承担了B3学生宿舍楼1400多人的封控和管控任务。工作中,难事、重事抢着干,大事、小事耐心干,主动积极帮助同事开展各项工作,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晚饭凉了,他从不抱怨、不发牢骚。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和需求,他总是耐心解答,联系解决。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释疑解惑,解难解忧,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同全力保障学生的生活所需。结合专业所学,忙里抽闲,将战“疫”思政课带进楼层、宿舍,润物细无声,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抗疫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传播好银科院的战“疫”故事。

学校办公室

杨世博

平时老师,难时战士。是学校办公室的一名青年干事。疫情爆发后,他迅速转变身份,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把点位当战场,不思疲倦,每天只睡2个小时,协助同事做好转运、服务等工作,后来义无反顾进入一线隔离区工作,与三位同事共同服务隔离区的学生。服务中及时发现问题,思考改进方法,将新青年该有责任心、冲劲充分地表现出来。当疫情反复,服务隔离区的同事相继被隔离,人员紧缺时,为了整栋楼的学生能吃到热饭,他一人独守整栋楼三天,穿着防护服睡觉,安抚隔离区学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待民兵志愿者进来协助,一直工作到学生转运。他说:“我只是学校抗疫一线工作者中的一员,比我年龄大的,比我累的,比我苦的工作人员比比皆是。大家都在努力同疫情作斗争,守护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FormatImgID_5#

学生工作处

丁艺坤

,在疫情爆发后,毫不犹豫的站在前面冲在一线,连续奋战12天,为学生分发一日三餐,测量体温,核酸检测扫码,组织抗原检测,分发中药、慰问品,打热水,派送物品,转运学生。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再湿,泡白的手,酸痛的身,不喊苦,不喊累。除了承担抗疫一线工作,学校的资助相关工作也同步进行。起初的几天,基本没白天没黑夜的连轴转,几天下来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在封控期间,强忍着泪水,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强行断奶。

#FormatImgID_6#

财经学院

李楠

财经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今年九月份刚入职。抗击疫情期间,她凭借之前在社区工作的丰富经历担任了B7宿舍楼楼长一职,她带领11名组员踏上了抗疫的征途,化身“大白”负责整栋宿舍楼的学生管理、物资调配、防疫宣传、三餐分发等、核酸检测扫码等工作。她与学校其他老师及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全力为学校防疫工作出力。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大小问题交织产生让她感到疲惫不堪,小组成员接连被隔离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但是李楠却依旧充满热血,愿意尽己所能。她虽然年龄最小,但总会迅速忙完自己的工作又去帮助其他楼层的同事一起开展日常工作,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李楠深知,在这场战役中自己要勇敢,不能退缩要抢担重任,要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她是“幕后英雄”中的一个,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她的身影。她以自己的方式温暖着银科院这所大学,用自己的智慧和身躯做这个校园的守护人。她说:“只要学生是安全的,那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致敬!

  让我们为每一位

  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点赞!

  战“疫”路上 感谢有你!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9 1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