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为课堂 以体验为舟楫 银川科技学院“全球胜任力训练营”(第一期)圆满结业
发布日期:
2025-10-09

秋色正浓,思想如织。9月28日至30日,银川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一期“全球胜任力训练营”。本次活动通过知识学习、小组讨论、走访实践、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学员们精心构筑了一座融汇知识、技能、文化与美学的“移动课堂”。这不仅是一场培训,更是一段深刻的成长旅程,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子,都在此拓宽了视野的疆域,收获了面向未来的钥匙。常务副校长刘雄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亮、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弘德,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郭蓉蓉,学工处副处长陈骏驰出席了开幕式,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赵媛媛主持了此次活动。
训练营的首日,在副校长王亮的精彩讲座中徐徐启幕。他深刻阐述,新时代的青年不应是局限于专业方寸的“工匠”,更应成为心怀天下、能够穿越文化疆界的“使者”。他告诉学生,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力。职业发展的赛道早已跨越国界,而我们的脚步也应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日下午,训练营进入到新商务职业技工学校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烹饪技术培训,学员们从“舌尖”开始实践——锅铲翻飞间,同学们懂得了技能无高低,热爱与专注才是成长的基石。此外,学员们参观了该校的实训基地。
29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陈博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出国访学礼仪与语言速成”的场景应用课程。课程带学员完成了“开口说”的自我挑战,并为学员进行了答疑解惑。大家感受了语言学习从羞涩到自信的过程,亲身体验了跨越沟通壁垒后的豁然开朗。
29日下午的马术体验,教会大家另一种生命协作的智慧——优雅与力量并存,正如全球化时代需要的刚柔并济。在秋日晴空下,学员们学习如何与这充满灵性的生命沟通、协作。每一次轻抚,每一个指令,都是信任与尊重的建立。他们体会到,马术所蕴含的,不仅是力量的奔腾,更是与之共存的优雅、耐心与掌控力——这恰如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所需要兼具的魄力与柔情。
当晚的西餐文化分享,则将这份感悟延伸至社交场域。学员们了解到,精致的餐具摆放与繁复的用餐礼仪,其内核并非束缚,而是一场无声的文明对话。它教会人们以谦逊之心去理解异域文化,用细致的尊重来叩开世界的大门。
30日上午,学员前往龙谕酒庄进行了红酒品鉴课程。在雅致的品酒课上,一盏琥珀色的液体不再是简单的饮品,而是化作了风土的信使与时光的吟游诗人。学员们调动感官,学习解读杯中蕴含的阳光、雨露与人文故事,品味着一种精致的生活美学。
30日下午,学员们来到了银川当代美术馆,在色彩与线条构筑的王国里进行美学鉴赏。他们驻足于画作之前,与艺术家的灵魂隔空对话,触摸那些超越语言的情感与思想。美术馆公共教学部的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美学赏析课程,本次课程从美学的判断力、关联力、创新力为基础,深刻地提醒着每一个人:全球胜任力,从来不只是向外行走的闯劲,更是向内沉淀的静气;是懂得在人类文明的万千差异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成就一种从容自信的国际风范。
30日晚上,我校开展了“全球胜任力训练营”结业仪式。副校长王亮和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郭蓉蓉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代表李潜源同学在结业仪式上分享了他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学工处学生国际化教育发展中心虎玉洋老师对此次活动中大家的实践与成长做了交流。
副校长王亮在结业仪式上指出:此次结业仪式不是终点,而是一座崭新的起点,一把开启无限可能的钥匙。它让学子们深刻地领悟到,真正的全球化人才,绝非无根的浮萍,而是既能深植于本土文化的沃土,又能舒展枝叶,拥抱世界多样性的“桥梁”。
愿银川科技学院的学子们,怀揣这份收获,继续在人生的广袤原野上勇敢探索,最终成长为那束既能照亮自己前行之路,亦能温暖世界、连接彼此的光芒。
nav_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