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增进少年儿童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精神卫生知多少?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作出贡献。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健康人增进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医学方面的咨询。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和其他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发育障碍。
二、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
(二)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九)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十)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关键的衡量指标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即你是否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踏实。
三、《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需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
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
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四、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一)援助热线
1.宁夏回族自治区心理援助热线0951-2160707
2.全国希望24小时公益危机干预热线4001619995
(二)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个体咨询预约方式
(1)扫描二维码预约咨询
(2)小北平台预约
小北app→心理平台→在线预约
(3)预约QQ:1424691058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希望同学们关爱自己,关注心理健康,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